王羲之

墨香与佛性的千年邂逅:唐代集王羲之字《金刚经》里的文化密码

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一隅,一方斑驳的石碑静静矗立。碑上字迹清隽飘逸,笔画如行云流水,细看却能发现几分微妙的违和——"如"字的捺脚带着《兰亭序》的洒脱,"来"字的横画却藏着《圣教序》的沉厚。这便是唐代集王羲之字《金刚经》碑刻,一部让书法史与佛教史在此交织的文化奇

唐代 王羲之 墨香 金刚经 集字 2025-08-16 21:29  3

王羲之《圣教序》单字详解【五十九】

王麋是王羲之的族叔(或叔父),这种家族关系使得他对王羲之的书法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。王麋在书画方面堪称一流,被誉为东晋初期的“江左第一”。他不仅善于诗赋,通音律,而且工于书画,对王羲之的书法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王羲之曾向王麋学习书法,并得到了他的悉心指导。据记

王羲之 圣教序 点画 东晋 繁体字 2025-08-12 22:05  3

“志润琅琊·故里情深” 文化志愿服务雅集在王羲之故居保护中心举办

琅琊新闻网讯为深化文化遗产传播效能,响应国家文物局暑期博物馆服务号召,8月10日上午,“志润琅琊·故里情深”文化志愿服务雅集在王羲之故居正式举办。此次活动由王羲之故居保护中心、临沂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,临沂市文物考古研究院、临沂市书法家协会协办,临沂市社会科学

琅琊 王羲之 志润 志润琅琊 故里情深 2025-08-11 10:27  3

王羲之《圣教序》字字详【五十八】

王敦出身士族,眉目清秀,性格洒脱,精通《春秋》,善于识人,平日言语从不涉及金钱利益,只喜欢清谈,是魏晋风度的一个代表人物。晋武帝司马炎曾举办文艺座谈会,王敦不感兴趣,便即兴击鼓表演,赢得了满座惊叹。王敦在西晋末年为琅琊王司马睿的大将,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

王羲之 圣教序 王敦 司马睿 字字 2025-08-10 01:22  5

楼兰发现一幅残纸,还原古代书法真容,比王羲之的字迹还要古老!

关于中华书法,我们普遍认为,王羲之的字迹最是古法,且最受欢迎,实际上,这是唐朝之后,才出现这种情况,早在汉晋时期,篆隶和碑作,占据着主导地位,王羲之的书风秀逸,偏为柔和,与当时审美不符,并非主流风潮,甚至有一段时期,王献之的书法要胜过他。

古代 书法 楼兰 王羲之 李柏文书 2025-08-05 18:20  3

王羲之专辑|最好的版本在这里

“书圣”王羲之的书法真迹早已失传,现传世作品仅剩临摹本及刻本。“临本”由大书法家临写,多少会带入一些自己的风格。“摹本”从原迹上勾勒填墨而成,忠实度很高,轮廓逼真,最为接近王羲之书法原貌,因此世人将唐摹本王羲之帖视同为王羲之的书法真迹。“刻本”就是将书法墨迹上

专辑 王羲之 乐毅论 东方朔画赞 集字圣教序 2025-06-28 09:27  10

米癫拍案:莫做字奴!三招破“三同”,笔下生万相!

诸君!老夫米元章今日拊掌大笑——尔等写字,竟排起“木头兵阵”来?横如尺量,竖似桩立,连写三字活脱脱拓印一般!此乃书家大忌,俗谓“三同”:同笔如僵蚕,同字如复刻,同行如列队!老夫观今人字,十之八九困死在此!今日便掀了这棺材板,教你如何破“三同”,写出千变万化的活

王羲之 兰亭序 颜真卿 三同 米元章 2025-06-11 19:57  10

王羲之《圣教序》单字详解【三十九】

大唐玄装和尚历经磨难去西天取得真经回到长安后,唐僧对佛的虔诚和他那矢志不渝的求道精神感动了大唐皇帝,太宗竟愿屈尊为唐僧的佛经作序。太宗之序,太子李治之简述和唐僧之谢表,「三合一」成为「三藏圣教序」。 太宗还嫌不够,又命将「三藏圣教序」制成石碑以弘扬大唐佛文化,

王羲之 圣教序 太宗 三藏 赵楷 2025-06-10 21:51  9

他是竹林七贤之一,死后被称为“铁公鸡”,名字让人很熟悉又陌生

魏晋时期有这样七位贤士,他们崇尚老庄哲学,个个满腹才华却又无法施展,所以经常在竹林中饮酒作乐品评时事,他们有人偏向曹魏不肯委身于野心勃勃的司马家,也有人为了保住性命不得不出来做官,是那个时代文人们的代表和典范,所以世人称之为“竹林七贤”。

王羲之 李子树 铁公鸡 竹林七贤 王戎 2025-06-10 19:39  10

“专…传…转”的作文

由“专”至“传”,其间必得“转”字作渡?若专是深潜于渊的沉潜,传乃光耀千古的流播,那么“转”便是那惊涛裂岸的一跃,破开万顷碧波,使幽谷之泉得以汇入文明浩荡长河。

作文 王羲之 于渊 兰亭序 传者 2025-06-08 08:47  8